跳到主要內容區
柏傳媒|The BO Media

【健康】痔瘡可以根治嗎?醫揭4種方式有效「斷根」 不復發關鍵是這件事

發布日期 : 2025-05-02

 

痔瘡是國人常見的肛門疾病之一,據統計,超過7成民眾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痔瘡困擾。痔瘡雖非致命,但反覆發作、疼痛難耐、出血不止,卻足以影響日常生活與心理壓力。那麼,痔瘡究竟能不能根治?醫師指出,「想要根除痔瘡,不只要對症治療,更要從生活習慣斷根。」
 


✅什麼是痔瘡?內痔、外痔分別為何?

痔瘡是肛門內外血管叢異常擴張所形成的靜脈曲張,依發生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與「混合痔」三種。

  • 內痔多數不痛,但可能出血、脫出;

  • 外痔則會有明顯腫塊與疼痛感;

  • 混合痔則是兩者並存,症狀更複雜。

醫師提醒,不少人因尷尬延誤就醫,反而讓輕微的痔瘡演變成需開刀的嚴重狀況。
 


✅痔瘡可以根治嗎?醫師:這4種方式有效「斷根」

雖然痔瘡有機會自行緩解,但若屢次復發、症狀影響生活,就需積極治療。以下為目前醫學上有效的「根治方法」:

  1. 飲食與生活調整
    多攝取膳食纖維、水分足夠、規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是預防痔瘡惡化與復發的基本功。

  2. 藥物治療
    包括軟便劑、止痛藥、消腫栓劑等,適用於早期或輕微痔瘡,但無法「徹底根治」,只能緩解。

  3. 橡皮筋結紮術/硬化劑注射
    適用於中期內痔,可讓痔瘡組織壞死脫落,治癒率高、復發率低,屬非開刀療法中的首選。

  4. 痔瘡切除手術(痔瘡切除術、痔動脈結紮術)
    當痔瘡嚴重脫出、無法還納,或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手術仍是唯一可「根治」的方式。現今微創技術進步,疼痛與恢復期已大幅縮短。
     


✅要避免復發 這5件事不能忽略!

即使手術成功,若生活習慣未改善,痔瘡仍可能復發。醫師提醒,這5件事務必要做到

  • 避免久坐/久蹲: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有助血液循環;

  • 不憋便、不用力解便:培養定時排便習慣,避免便祕或腹瀉;

  • 多喝水、多吃蔬果:攝取足夠纖維與水分,促進腸道健康;

  • 維持正常體重:過重會增加腹壓,讓痔瘡更易復發;

  • 定期肛門清潔與檢查:可搭配溫水坐浴,保持局部衛生。
     


✅醫師小叮嚀:拖延治療恐變成「肛裂」或「肛門膿瘍」

痔瘡若長期放任不管,可能導致反覆出血、貧血,甚至演變為肛裂、肛門膿瘍等更嚴重病變。民眾如有長期肛門出血、腫痛、異物感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斷,別再因「怕尷尬」錯過黃金治療期。

最新快訊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更多新聞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