遶境多注意!長途步行挑戰信仰極限 醫師提醒:這些身體警訊不能忽視

圖片來源photoac
農曆三月,各地遶境活動陸續展開,萬人步行展現對神明的虔誠,也成為年度盛事。不過,在這段充滿信念與耐力的旅程中,醫師提醒,連續數天的長時間步行,可能對身體造成隱性傷害,若出現「這些症狀」,就該提高警覺。
腿痠、腳痛不只是累 恐是身體過勞警訊
每年遶境期間,都有不少民眾因腳底筋膜炎、膝蓋扭傷、小腿腫脹等問題前來就診。復健科醫師指出,遶境長時間步行,可能導致下肢肌肉過度使用,尤其是在穿著不適當鞋款、未做好熱身的情況下,更容易造成疲勞性損傷。
此外,部分民眾因信仰堅定,即使身體不適也堅持繼續走,醫師提醒:「若已出現關節腫脹、肌肉劇痛、腳踝明顯不穩或無力,應該立刻休息,避免造成永久性傷害。」
做好這3件事 讓遶境更順利也更安全
為避免遶境途中因身體不適而中斷行程,醫師建議提前準備、量力而為,並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
-
提早訓練步行耐力:可從每日30分鐘快走開始,一週增加5%至10%的距離。若能連續走完2至3小時而不感到過度疲累,即具備基本參與能力。
-
選對鞋襪很重要:建議選擇透氣、包覆性佳的運動鞋,避免穿全新鞋款;襪子應吸濕排汗,避免過鬆或過緊造成水泡。
-
學會觀察身體變化:若出現心悸、頭暈、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應馬上補充水分與電解質,嚴重時應尋求醫護協助。
信仰與健康同行 醫護團隊設站守護平安
在多處遶境路線沿途,志工醫療站也成為信眾的另一道保障。有地方診所與醫療團體合作,於熱點路段設立臨時醫療站,提供簡易包紮、冰敷與緊急處理,也提醒參與者每走一段路就該適當休息與伸展。
醫護團隊表示:「我們希望信眾能在信仰之路上平安順利,不要讓身體的不適打敗了內心的堅持。」
醫師的叮嚀:信念重要,健康也不能輕忽
每年遶境不僅是一場宗教盛事,也是一次對身體的挑戰。醫師呼籲,雖然信仰是支撐前行的力量,但若身體已有舊疾,應先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參加。「神明不會希望你走到受傷。」醫師溫馨提醒,透過適當的準備與自我保護,才能讓信仰之路走得更長、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