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柏傳媒|The BO Media

開船怕暈?搭車想吐?一篇搞懂防暈祕訣,舒舒服服出門不再暈!

發布日期 : 2025-05-14

圖片來源:AI生成。

無論是出國搭郵輪、返鄉搭長途巴士,還是旅遊坐山路小巴,暈車、暈船都是讓人心情瞬間降到谷底的狀況。不僅頭暈目眩、反胃噁心,嚴重時甚至嘔吐、臉色蒼白,完全破壞行程!

想要不暈,就得事前預防加上正確應對。這篇一次整理防暈全攻略,出門前先做好準備,就能輕鬆開啟每一趟旅程!
 


✅ 暈車、暈船是怎麼來的?

暈動症(Motion Sickness)是內耳平衡系統與視覺訊號不一致時,大腦「感官衝突」產生的反應。簡單說,你的眼睛告訴你「我沒在動」,但身體卻感受到顛簸和搖晃,大腦無法理解,就產生了噁心、頭暈、冷汗等症狀。
 


🧳出發前這樣做,減少暈動風險!

🕒 出門前的準備

  • 睡眠要足夠:熬夜、疲勞會讓大腦更敏感,暈車機率大增。

  • 不要空腹,也不要吃太飽:七分飽最剛好,避免油膩、辛辣、甜食。

  • 穿著寬鬆、透氣衣物:不悶熱、無束縛感,可幫助身體放鬆。

💊 攜帶防暈用品

  • 暈車藥(如乘暈寧):建議出發前30分鐘先吃,避免發作後才服用效果不佳。

  • 生薑片、薄荷糖:天然食材,有助舒緩噁心感。

  • 薰衣草精油/芳香貼片:嗅覺刺激可幫助安撫自律神經。

  • 口罩備用:有異味時能遮擋氣味,減少反胃刺激。
     


🚗搭車這樣坐,減少搖晃感

  • 位置選擇最重要

    • 汽車:坐前座或司機後方,減少顛簸。

    • 火車:選中央車廂、靠近轉向架中心。

    • 公車:避開後輪上方、靠近前門位置。

    • 船:船體中段、下層較穩。

    • 飛機:靠近機翼的座位搖晃最小。

  • 眼睛看前方,避免看手機或書
    當眼睛在看靜態物體(如手機畫面),身體卻感覺在動,會加劇感官衝突。建議閉目養神,或看遠方水平線穩定視覺。

  • 保持通風,避免悶熱與異味
    開窗、開空調,帶點涼風有助減緩症狀。
     


💡當下發作怎麼辦?

  • 深呼吸:慢吸慢吐,有助降低神經緊張。

  • 按壓內關穴:手腕內側約三指寬的位置,用拇指輕按1~2分鐘,有助緩解噁心。

  • 盡量休息:閉眼靜躺,讓身體穩定、感官重置。

  • 避免他人嘔吐聲或味道:戴耳機聽輕音樂、帶口罩隔絕異味。
     


🍋天然防暈小幫手(隨身帶著很加分!)

食物/物品 功效 使用方式
生薑 抗噁心、抗暈 泡熱水、含薑片、薑糖皆可
檸檬 去油解膩、止吐 含一小片、喝檸檬水
薄荷 清涼提神、抑制反胃 薄荷糖、薄荷油嗅聞
芳香貼片 舒緩神經、轉移注意 貼於衣領或口罩外層

 


 

🚫哪些行為會讓你更容易暈?

  • 看手機、滑平板、看書

  • 閉眼低頭打瞌睡

  • 吃太油、喝奶類飲品

  • 搭車前抽菸、喝酒

  • 緊張焦慮、過度關注「會不會暈」
     


🎒小提醒:長途旅行前,不妨先試這些

  • 提早幾天開始服用B6、B1維他命,有助穩定神經。

  • 練習坐車或搭船短程,讓身體習慣移動感。

  • 若是易暈體質,可向醫師諮詢適合的長效暈車貼或處方藥物。
     


旅途中能不能舒服關鍵在「提前準備」與「當下應對」!
掌握這些小技巧,無論是上山下海、長途飛行還是環島旅行,都能順順利利、愉快不暈!

最新快訊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更多新聞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