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著名詩人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於美國時間6月13日凌晨因心臟衰竭辭世,享耆壽91歲。他以詩作《錯誤》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聞名於華文世界,其詩風細膩浪漫,影響深遠。鄭愁予生前最後一份教職為東海大學終身榮譽講座教授,校方與文壇各界深表哀悼。
鄭愁予自2016年起受邀擔任東海大學駐校詩人,2017年進一步榮聘為終身榮譽講座教授,長駐校園。他活躍於講座、學生座談與國內外文學活動,並在日常與學生交流、啟發青年感受詩意。
東海表示:「對我們而言,他不是過客,而是風格的種子。」
2019年,鄭愁予返美前,東海大學與台中市文化局舉辦「愁予涉東海祈和平」記者會,台中市長盧秀燕與他同聲朗誦「和平詩」,期許永續和平。此為他在台最後一次公開詩朗誦,令人動容。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鄭愁予是東海人文精神的象徵之一,以詩為筆開啟世代對語言與美的思索。他的宿舍至今仍靜靜佇立於校園林蔭中,成為東海人文記憶的一部分。
他曾與多位藝術家交誼,如古典玫瑰園創辦人黃騰輝即常與他暢談詩與人生,成為詩與人文對話的佳話。
鄭愁予為國際級詩人,著有《夢土上》、《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詩集。他的作品《錯誤》被納入高中國文課本,對華文教育影響深遠。香港、新加坡等地亦有選入其詩作。
鄭愁予為民族英雄鄭成功第11代後裔,2005年將戶籍遷至金門族人戶內,並擔任縣政顧問。金門縣長陳福海得知消息後深表不捨,交代文化局致意與協助。
鄭愁予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1949年隨父來台。1967年前往美國參與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並陸續任教於耶魯大學、愛荷華大學與香港大學,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五年前,鄭愁予的妻子余梅芳在美逝世,家屬表示詩人因悲痛而有失智傾向,自此長居美國未再返台。消息傳回各界,詩人辭世引發社會與文壇追思。
除詩作外,鄭愁予也積極關注社會事務。2012年曾撰文《台灣版的科學貴族》,批評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涉及宇昌案,指其利用權勢協助生技企業牟利,引起社會熱議。
他亦曾為王海玲的民歌《偈》寫詞,展現詩歌與音樂的結合,讓文學走出學院、深入民間。
東海大學表示,將舉辦紀念活動與詩作展覽,延續鄭愁予對文學與教育的貢獻。他雖遠行,其精神與詩句仍長留於人們心中。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但對東海與華文詩壇而言,鄭愁予早已是永遠的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