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I生成。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雖然門急診人數仍低於去年同期,但根據疾管署5月13日發布資料顯示,第19週(5/4–5/10)新冠就醫人次已突破9,900人,並新增34例併發重症、6人死亡,疫情風險不容小覷。
截至5月11日,新冠JN.1疫苗接種人次達209.9萬人,全國接種率僅8.75%,其中65歲以上長者第2劑覆蓋率更不到0.4%。根據統計,今年累計43例新冠死亡個案中,9成未接種JN.1疫苗,顯示疫苗對預防中重症依然關鍵。
疾管署呼籲,滿6個月以上未接種者應儘快施打疫苗,特別是65歲以上、慢性病患者與孕產婦等高風險族群,若已接種1劑且間隔180天,也建議補打第2劑以提升免疫保護。
雖然新冠病毒多為輕症,但對高風險族群而言仍可能演變為重症。若快篩陽性,並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呼吸困難、胸痛或胸悶
意識不清、嘴唇發紫
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心跳異常快(無發燒下每分鐘 > 100 次)
吃不下、喝不下或無法服藥
兒童方面,若發燒超過48小時或出現持續嘔吐、退燒後仍無精神、呼吸急促、步態不穩、唇色發白、體溫超過41度等異常狀況,也請立即就醫。
症狀 | 感冒 | 流感 | 新冠肺炎 |
---|---|---|---|
發燒 | 少見 | 常見(高燒) | 可能發燒或不發燒 |
喉嚨痛 | 常見 | 有時 | 常見 |
咳嗽 | 輕微乾咳 | 劇烈咳嗽 | 多為乾咳 |
倦怠、肌肉痠痛 | 較輕微 | 明顯 | 明顯,持續數日以上 |
失去嗅味覺 | 少見 | 少見 | 較常見 |
腸胃症狀 | 少見 | 少見 | 有時伴隨腹瀉、嘔吐 |
正確佩戴口罩:進入醫療機構、人多密閉空間應配戴口罩
勤洗手:咳嗽後、外出回家、觸碰公用設施後務必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與通風:室內常開窗、避免密集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