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火牽動全球 亞歐航線受阻 台灣供應鏈與股市承壓

發布日期 : 2025-05-07

圖片來源:AI生成。

印巴近日爆發激烈武裝衝突,印度空軍跨境空襲巴控克什米爾九處目標,號稱打擊「恐怖份子營地」。巴基斯坦軍方則強力回應,聲稱擊落五架印度戰機並宣稱印度行動是「明目張膽的戰爭行為」。雙方隨即在實際控制線沿線展開密集炮擊和交火,局勢迅速升溫至數十年來未見的嚴重程度。這場源自克什米爾恐攻事件的「Sindoor行動」令全球投資人憂慮,能源航運及原物料供應鏈隨之出現震盪
 


全球供應鏈與航空能源衝擊

印巴衝突正以連鎖效應波及全球供應鏈。亞洲多家航空公司包括長榮、華航、韓亞、泰航等已宣布繞道或停飛歐洲航線,避開巴控空域。台灣方面,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班共有十餘班次受影響,不少歐洲班機須改降曼谷或返航。上述航班繞道將大幅增加飛行時間和燃油成本,加劇運輸延滯。

原物料方面,印巴同為棉花、水稻、糖等重要產地,任何邊界封鎖都可能造成紡織與糧食供應短缺。分析認為,南亞局勢緊張已開始推升石油與能源保險費用,全球能源市場「對任何地緣風險都特別敏感,油價飆漲的風險真實存在」。

“能源市場尤其脆弱,南亞局勢若進一步升級,將引爆航運保險成本飆升和供應鏈中斷的惡性循環。”

物流方面,貨櫃可能被迫繞行東南亞轉口或開闢新路線,進一步拉高海運成本並延長交貨期。經濟學者警告,全球電子、機械、農業及能源等多個產業鏈將因南亞貿易通路受阻而承壓亞洲製造中心台灣,依賴穩定的東南亞航道出口電子零組件及石化產品,此一地緣變數大幅提高企業採購與交貨的不確定性。
 


台灣經濟面衝擊

衝突爆發的直接效應已開始反映在台灣經濟上:

  • 亞洲歐洲貨機需避開巴控領空,航線面臨更長的飛行距離及時間,運費與延遲成本俱增

  • 航空貨物與郵包因繞道而增加滯留,對即時交貨的科技供應鏈尤為不利

  • 油價上漲將直接推高進口能源成本,加重企業壓力與通膨風險。

  • 供應鏈重組壓力加劇,企業需評估轉運路線或備援產線。

  • 原物料如棉花與糧食價格波動,可能影響台灣紡織與食品企業的成本結構
     


台股即時反應與產業趨勢

台股即刻反應國際情勢突變:

  • 台股開盤略漲,但隨即受印巴衝突消息影響下跌近百點

  • 台積電(2330)早盤下跌約0.5%,聯發科(2454)下挫近1%,顯示半導體類股承壓。

  • 人工智慧和電子股普遍走弱

  • 國際油價回升,油氣、塑化類股成為焦點,如台塑化(6505)短線反彈逾3%。

  • 物流股表現亮眼:捷迅(2643)第一季獲利年增30%,顯示貨運業具韌性。

法人觀察:

  • 外資在台股操作仍展現機會與防禦兼備。

  • 近三天買超金融股157億元,趁匯率波動布局金融股。

  • 若美聯準會重啟降息,半導體和電子等重型產業仍有機會領漲

  • 建議選擇財務穩健、具全球訂單優勢的公司,保留現金部位以應對波動
     


中印巴各方態度與地緣風險

  • 中國呼籲雙方克制,強調和平與對話,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扮演調停角色。

  • 分析指出,中國在本次危機中的發言需左右逢源,因同時為巴基斯坦的「鐵桿盟友」與印度的潛在夥伴。

  • 印度堅持打擊恐怖組織基地,譴責巴基斯坦未能遏止暴力事件。

  • 巴基斯坦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緊急狀態,並關閉空域48小時

學者觀點:

  • 目前印巴衝突與台海局勢無直接關聯

  • 但有觀點認為全球地緣政治安全網已逐漸破損,台灣也應提高風險管理準備。

“若印巴衝突無法透過外交迅速降溫,雙方恐再陷入難以預測的軍事對抗局面。”

 


結語

印巴戰火蔓延帶來的多重衝擊已初見端倪。供應鏈重整與能源價格飆升,將持續考驗台灣經濟韌性台股在震盪中尋求支撐點,產業輪動聚焦於傳統能源與物流股,同時警戒科技大廠盈利前景。

專家建議投資者:

  • 應以多元布局與嚴謹風控因應,

  • 隨時關注全球地緣風險動態